校地企协同育人: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走进通州湾标杆企业实践研学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长三角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拓宽研究生就业渠道,2025年7月23日至24日,由通州湾示范区组织人事局、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共同主办的“产业探秘·职通未来”研究生产教融合就业实践活动在江苏南通通州湾示范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商船学院辅导员景虎林老师带队,来自我校相关专业的20名优秀学生代表参与了此次实践调研。

本次活动旨在带领研究生深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支点——通州湾示范区,实地探访标杆企业,了解前沿产业动态与人才需求。在为期两天的行程中,研究生团队首先参观了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规划展示馆,系统了解了新出海口的战略定位、发展规划及洋口港、海门港、吕四港片区的建设蓝图,深刻感受了通州湾作为新兴港口枢纽的巨大潜力。

本次调研的核心环节是深入通州湾示范区的龙头企业进行实地参访学习。研究生们先后走访了:

  • 法美瑞汽车有限公司:    了解特种车辆(如房车、LED传媒车)的研发、制造技术及市场应用。

  • 钦实佳美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参观了“湛江湾1号”养殖船,探索海洋渔业智能化养殖新模式和海上风电装备制造。

  • 中铁十四局集团装备有限公司:    实地观察大盾构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学习高端基建装备的核心技术。

  • 南通驼航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了解重载无人直升机(“驼峰”系列)的研发与应用,特别是在特殊环境下的物资运投和应急救援。

  • 中石油蓝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通过沙盘模型和企业介绍,深入了解这一石化科技标杆企业在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领域的重大项目布局、生产流程及未来发展愿景。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座谈交流环节。在通州湾商务大厦,研究生们与通州湾示范区人事局相关负责人及多家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通州湾方面播放了示范区宣传片及“蓝湾英才”人才政策宣传片,详细介绍了当地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和广阔的发展平台。景虎林老师代表学校对通州湾示范区及企业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上海海事大学在航运、物流、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优势。研究生代表郁淑颖、王亚文等同学结合自身专业和研究方向,分享了参访感悟,表达了对通州湾产业发展的浓厚兴趣和未来就业的期待。科德新材料、星汉机械、驼航智能装备、钦实佳美、华腾智能装备、君威钢绳索具等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企业发展状况、核心技术、人才需求及未来规划。人力资源公司代表则分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实习需求。在自由交流环节,师生们围绕专业应用、技能要求、实习机会、就业前景等与企业方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收获丰富。

本次产教融合就业实践活动,为我校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第二课堂”学习机会。通过深入产业一线,同学们不仅直观了解了通州湾示范区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经济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和创新实践,更通过与政府部门、龙头企业代表的直接对话,精准把握了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标准,有效拓宽了职业视野,明晰了未来职业规划方向,为将来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活动是上海海事大学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研学现场合影
图 1  研学现场合影
参观规划馆
图 2  参观规划馆
参观养殖船
图 3  参观养殖船
高端基建现场
图 4  高端基建现场
座谈1
图 5  座谈1


  • 分类:
    最新动态